bob体育平台下载_bob电竞体育博彩-游戏|官网

图片

武侠江湖酒剑歌 金华火腿月华明

武侠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体,以虚构的江湖世界为舞台,以“侠”为核心精神,编织出一幅幅快意恩仇、门派纷争、武功对决的斑斓画卷。它不仅是刀光剑影的江湖传奇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,儒家之仁、道家之逍遥、佛家之慈悲,皆熔铸于侠客的一言一行间。金庸笔下的郭靖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,古龙笔下的楚留香“风流倜傥,重情重义”,这些经典形象超越了时代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。

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,金华火腿这一江南名产常以独特的姿态出现。它既能解救濒死的侠客,也能勾起权谋的欲望;既能点缀文人雅集的清谈,又能抚慰流浪乞儿的辘辘饥肠。一腿烟火气,半部江湖史,这正是中国武侠文化“雅俗共生”的精妙所在。





黄蓉烹成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

武侠江湖中最有名的一道火腿菜,莫过于黄蓉烹制的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。

金庸《射雕英雄传》第十二回《亢龙有悔》中写道,黄蓉和郭靖遇见“九指神丐”洪七公,为了能让这位天下五绝之一的功夫大师传授郭靖降龙十八掌,黄蓉费尽心思。她深知洪七公嗜吃如命,便决定以美食为饵,为洪七公做了他从未见过的“好逑汤”“玉笛谁家听落梅”等菜,并告诉洪七公:“我最拿手的菜你还没吃到呢。”洪七公果然追问是什么,黄蓉便答:“比如说炒白菜哪,蒸豆腐哪,炖鸡蛋哪,煨萝卜哪,白切肉哪。”

当天晚上,黄蓉果然炒了一碗白菜、蒸了一盆豆腐给洪七公吃。其中的白菜只拣菜心,用鸡油加鸭掌末生炒。那豆腐却大费周章:先将一只火腿剖开,挖了廿四个圆孔,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,扎住火腿再蒸,等到蒸熟,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。洪七公一尝,大为倾倒。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,叫作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。

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之难,首先在于豆腐难削,那嫩豆腐触手即烂,如何能将之削成廿四个小圆球?黄蓉之所以能做成功,是因为她有家传“兰花拂穴手”的功夫,十指灵巧轻柔,运劲若有若无。金庸在此处写道:“这功夫的精细艰难,实不亚于米粒刻字、雕橄榄核为舟,但如切为方块,易是易了,世上又怎有方块形的明月?”

其次,这食材并非鲍参翅肚,而是一味最简单的豆腐,味道却胜过各种奢华食材。书中提到,洪七公品味之精,世间稀有,深知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,愈能显出奇妙功夫。这道理与武学一般,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,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。因此听黄蓉说要炒白菜、蒸豆腐,不禁又惊又喜。

看过《射雕英雄传》的人都会好奇,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到底什么味道?其实很简单,就像《红楼梦》里的“小荷叶小莲蓬汤”,其实就是豪华版的鸡汤面疙瘩。在家里做过火腿蒸豆腐的人,也相当于吃到过减配版的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。豆腐本身细腻爽滑,吸收了火腿的醇郁香气,变得更加鲜美可口。所以这道菜里最好吃的不是火腿,而是豆腐。

至于完全版的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也有人做出来了。这人便是香港美食家蔡澜和香港镛记酒家老板甘建成。有一次金庸读者见面会,主办方特地组织了晚宴,而且提出要将小说中的菜式还原,为此请来这两位食界高手。他们讨论后认为,这道菜最难还原。两人经过反复实验才找到可行方法。具体做法是:选大的金华火腿,用电锯在三分之一处锯开,掀开上面部分,拿电钻在下面部分钻24个洞,用舀雪糕的勺子把豆腐舀了,先在鸡汤中用小火煨几个钟头,豆腐球成型后,再填到洞里,然后把锯开的那块火腿盖起来拿到蒸炉里蒸6个小时,火腿的味道都跑到豆腐里面去了。如今还能在香港吃到这道菜,但至少需提前数天预订,价格也在五位数以上。

而最近,金华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也独立完成了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的创制。他们先制作出豆腐丸子然后汆熟,这样解决了豆腐易散的问题,还发明了“一腿三吃”的做法:先吃豆腐球,再吃火腿切片,最后拿火腿骨头炖汤。


为何金庸笔下群侠常吃火腿

金庸小说里的火腿菜相当多见,这些武林大侠们在闯荡江湖之余,都喜欢来点火腿。

金庸笔下的群侠中最喜欢火腿的当数洪七公。这位金庸小说中头号美食达人,曾经因为贪吃误事,砍掉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头,自此成为“九指神丐”,却依旧改不了对美食的爱好。他不但爱吃,还很懂吃,能把各样菜肴里有什么食材说得头头是道。这样的美食家爱好火腿是很自然的。《射雕英雄传》第十二回提到,在吃完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第二天,黄蓉又做了三色小菜,洪七公手拿一只火腿脚爪慢慢啃着,跟黄蓉讲起了过去的事情……火腿吊挂发酵时,火腿脚爪处在上部,油脂和盐分都向下流动,所以火爪部位盐和油含量不高,骨头多、胶质多、肉少,滋味浓郁,适合慢慢啃。懂得吃火腿脚爪,正是老饕的表现。



爱吃火腿的除了北丐,还有东邪。

《射雕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《岛上巨变》提到,郭靖和黄蓉回到桃花岛上,发现岛上一个人也没有,又遇到巨大变故,黄蓉回到屋中找些腌鱼火腿,做了些饭菜。由此可见,火腿是桃花岛上常备的食材。

黄药师其人,上通天文,下通地理,五行八卦、经济兵略等无一不精,厨艺也是他擅长的事情之一。洪七公从菜肴名称“好逑汤”用了《诗经》典故、“玉笛谁家听落梅”化用了李白诗典故,猜出黄蓉的身份,并猜到这都是黄药师想出来的菜名。那么,化用了杜牧诗典故的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应该也是黄药师所创。

黄药师爱吃火腿的另一个证据是在《神雕侠侣》中,杨过遇到黄药师的徒弟程英。她听说杨过想吃粽子,便裹了几只,甜的是猪油豆沙,咸的是火腿鲜肉。程英的各项本领都学自黄药师,对于食材的喜好当然也随师父,她选择火腿鲜肉来裹咸粽子,可见黄药师爱的便是这一口。

书中写道,程英问杨过爱吃什么口味,他回答说什么都好,程英便按自己的想法裹了这两味。杨过觉得美味无比,一面吃一面喝彩不迭。由此可见,杨过同样爱火腿味。

同样喜欢火腿的少年侠客还有《天龙八部》中的段誉。该书第十一章中,他来到姑苏慕容家,侍女阿碧请客人享用清茶糕点。四色点心是玫瑰绿豆糕、茯苓软糕、翡翠甜饼、藕粉火腿饺,形状精雅,每件糕点都似不是做来吃的,而是用来玩赏一般。段誉吃一件赞一件,大快平生。所谓的藕粉火腿饺,即用面粉和藕粉揉成晶莹透明的饺子皮,里面馅心是火腿丁和笋丁,火腿的咸香与笋丁的清脆相结合,为这道点心带来层次分明的口感。

正餐的热菜则是白果虾仁、荷叶冬笋汤、樱桃火腿、龙井茶叶鸡丁等等。段誉对每样菜肴都试了几筷,赞道:“有这般的山川,方有这般的人物。有了这般的人物,方有这般的聪明才智,做出这般清雅的菜肴来。”樱桃火腿是什么?网友“当乐”对这道菜作了考证,描绘乾隆年间江浙地区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的古书《随园食单》中记载:“‘蜜火腿’乃江浙一带特色菜肴,取好火腿,连皮切大方块,用蜜酒煨极烂最佳。”此菜用冰糖水浸蒸,味甜而酥,衬以新鲜莲子,缀上青梅、樱桃、桂花等,色泽美观,汤汁稠浓,易于消化,其中提到该菜用樱桃作点缀,她认为《天龙八部》中的“樱桃火腿”原型多半参照于此。

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周芷若也爱吃火腿,她与张无忌、赵敏、殷离出海,寻到一个小岛,周芷若便从船上搬下鸡和火腿,招呼赵敏说:“咱们今晚能饱餐一顿,喝一碗好汤。”可见,周芷若不但喜好火腿,而且爱的是用火腿炖的鸡汤。

《鹿鼎记》中韦小宝同样爱吃火腿。书中写道,他回到江南探母,窥见母亲韦春芳去招呼客人,放下酒壶时衣袖遮住了一碟火腿片,便微微一笑,心道:“我就有火腿吃了。”过不多时,韦春芳拿了那碟火腿片进来,笑眯眯地坐在床沿,瞧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,比自己吃还要欢喜十倍。

此外,在金庸小说中,火腿曾作为群豪送给令狐冲的下酒之物,也曾作为天山童姥想要引虚竹和尚开荤的美味,还曾是完颜洪烈给包惜弱伴粥的小菜,一碗火腿鸡丝莼菜荷叶汤则让《书剑恩仇录》里被红花会掳走饿了两日两夜的乾隆喝到“碗底朝天子”。之所以会在小说中写那么多火腿菜,在于金庸是浙江海宁人,从小对火腿十分熟悉,因此他写出来的火腿菜总是恰如其分且花样翻新。


楚留香和陆小凤最爱火腿干丝

金庸小说里的侠客爱吃火腿,古龙小说里的侠客同样喜欢。与金庸小说里翻新出奇的火腿菜相比,古龙写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火腿菜,主要集中在三道:火腿干丝、火腿炖鸡汤、蜜汁火腿。

楚留香最爱火腿干丝。《楚留香新传4:新月传奇·午夜兰花》第四章中写道,楚留香的好友胡铁花在一家小茶馆里等他,等了很久没等到,却见有个慈眉善目、满脸和气的白胡子小老头拄着一根长拐杖走了出来,一直走到胡铁花面前,老实不客气地在他旁边凳子上坐下,叫了一大碗火腿干丝、20个蟹壳黄小烧饼、两碟酥炸小麻花,吃得不亦乐乎。胡铁花这才发现,这个小老头就是楚留香。这里讲的是楚留香高超的变装技巧,通过这些吃食,好友才发现了他的身份。


所谓干丝,就是豆腐干切丝,这道菜非常考验刀工,需要将豆腐干切成如发丝般细的干丝,加上高汤后,干丝充分吸收了汤汁的精华,变得更加柔软而富有弹性,品尝时可以感受到干丝在口腔中轻轻化开,再搭配上色泽红润、香气扑鼻的火腿丝,火腿的咸香与豆腐干的豆香交织,形成独特而诱人的香气。楚留香选火腿干丝,可见相当懂吃。

爱吃火腿干丝的还有陆小凤。《陆小凤传奇5:幽灵山庄》第十二章?中,陆小凤与楚留香一样,出门前化装为老年成功人士。他对身边几人说:“今天你们都很乖,我请你们到‘三六九’去吃火腿干丝和小笼汤包去。”这家“三六九”在现实生活中存在,便是南京老字号“三六九面馆”,估计古龙曾经吃过,顺手写到了小说中。

另一位爱吃火腿干丝的是沈浪。《武林外史》第三十四章里写道,沈浪在经过一番辛苦博弈后,决定用美食犒劳一下自己,对边上人说:“快下去吩咐,为我准备一笼蟹黄汤包,一盘烤得黄黄的蟹壳黄,一大碗煮得浓浓的火腿干丝,还要三只煎得嫩嫩的蛋,一只甜甜的哈密瓜……快些送来,我现在什么都不想,只想好好吃一顿。”

古龙笔下经常出现的另一道火腿菜是火腿炖鸡汤。不知为何,它经常出现在喝醉以后的场景中,作为解酒佳肴使用。

《陆小凤传奇2:绣花大盗》第八章中说道:酒摆在桌上的时候,陆小凤才发现自己又做了件多么愚蠢的事。现在他累得就像是条老牛,饿得就像是匹狼。现在他最需要喝的,是一大碗用火腿炖的鸡汤,但他偏偏要跟人比喝酒。

而在《萧十一郎》第二十章中,萧十一郎醒来,眼睛看到的是艳阳满窗,自己心爱的人就在身旁,耳朵里听到的是鸟语啁啾,天真的孩子正在窗外吃吃地笑,鼻子里嗅到的是火腿炖鸡汤的香气……

火腿鸡汤出现的另一个场景则是主人公挨饿时。

比如《大人物》的女主人公田思思,学人家出门闯江湖,闯得又累又饿又狼狈,决心要好好吃一顿,于是带着一钱银子走进最近一家饭铺,让伙计用香菇和火腿给她炖只鸡来,却被告知,香菇火腿炖鸡要五钱银子。《剑毒梅香》里,主人公辛捷和金梅龄在船上饿得要死,却找不到任何食物,于是商量着等上岸后要吃火腿鸡汤、冰糖肘子。《游侠录》里主人公白非被困绝境,遇到一个同样被困在这里的怪人,那人幻想弄一桌好菜,香酥肥鸡,脆皮鸭子,还有一大碗清炖火腿汤,还对他强调:“清炖火腿汤吃的时候可要小心,小心把鼻子都鲜掉。”由此可见,古龙自己饿的时候,心里想念的美食恐怕也是火腿汤,才会把挨饿写得如此活灵活现。

在古龙小说里,遇高级宴请则经常出现蜜炙火腿。比如《多情剑客无情剑》里,李寻欢遇到林仙儿,桌上摆的是蜜炙的火腿、白玉般的冻鸡。《绝代双骄》里,小鱼儿与江玉郎结伴而行,忽然江玉郎被人宴请,地点是玉楼东酒楼,江玉郎道:“想起玉楼东的蜜汁火腿,口水都要流下来了。”

在这些武侠江湖的故事里,火腿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豪情壮志,也陪伴了落魄游侠的孤独旅程,让人们在血雨腥风之外,仍能感受到一丝人间的烟火气和温情脉脉。每当夜深人静,月光洒满窗棂之时,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,我们依然能够嗅到那股来自遥远江湖的火腿香。

?转自“金彩云”APP  记者 金璐